简介与定位
您当前的位置:
  

       按照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研究机构改革的总体要求,2021年农业与资源植物研究中心和分子生物分析及遗传改良研究中心合并成立农业与生物技术研究中心,简称农生中心,目前中心共有三个重大任务团队和两个创新人才团队。三个重大任务团队分别是:1. 果蔬保鲜技术研发与利用团队(负责人:蒋跃明研究员,下设三个研究方向);2. 资源植物研究与产业化应用团队(负责人:王瑛研究员,下设七个研究方向);3. 资源植物重要性状遗传基础基础解析及种质创新团队(负责人:侯兴亮研究员,下设五个研究方向)。两个创新人才团队分别是:1. 茶树次生代谢与资源利用研究团队(负责人:杨子银研究员,下设一个研究方向);2. 功能食品学研究团队(负责人:杨宝研究员,下设一个研究方向)。

  农生中心发展使命与目标是:以农学学科发展为导向,在国家植物园建设需求牵引下,聚焦农业及资源植物的品质调控和质量安全的科学问题,发掘有利基因资源与生物活性物质, 揭示综合优良性状的形成机理,创制并培育新优种质与品种,研发高效集约的关键技术与产品,推动资源植物利用与智慧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农生中心主任为侯兴亮研究员,副主任为杨子银研究员、段学武研究员和杨宝研究员。截止2022年农生中心共有在职职工71人,其中研究员24人,副研究员30人,助理研究员13人,支撑系列4人;博士后22人;聘用人员30人;在读研究生182人,其中博士研究生66人,硕士研究生116人;2022年在站博士后32人,出站博士后10人;2022年度毕业博士生17人,毕业硕士生28人。新增广东省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第六届“中国茶叶学会优秀茶叶科技工作者”各1人,入选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会员和广东省珠江人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各2人。

  2022年度新增各类科研项目60项,合同经费3740万元,到位经费2424.15万元。其中国家基金20项、国家项目3项、中科院项目4项、地方项目20项、横向项目7项、其他合作项目6项。实验室发表SCI论文154篇,其中TOP10论文65篇,IF>10的论文15篇,IF>7的论文63篇。获发明专利授权52项。通过国家、省部级审定新品种6个,评定新品种17个,国际登录新品种22个。获得科学技术奖3项,制定标准2个。成果转化19项,转化金额577万元。